台北/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/網路中心
民進黨中常委許淑華也說,「如果要做特赦,我認為不是不可以,但我覺得要充分溝通,然後跟社會對話以後,再來進行所謂的特赦。圖/台視新聞綠內部討論特赦阿扁?許淑華籲與社會充分溝通對此,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認為,不管採什麼方案,特赦前總統陳水扁就是好事,不過有權力去特赦的人,可能又會遭外界指責是否干預司法。
圖/台視新聞過來人的經驗談分享,而賴清德即將在520就任,現在布局內閣人事重要的政策宣示,其中還包括究竟要不要特赦陳水扁?傳出內部已經開始討論,甚至兵推三套方案。」強調特赦陳水扁是一貫主張,但恐怕重創司法威信,未來角色不同,能否扛住外界壓力,賴清德陷入兩難的境地。黨內多半持正面態度,但特赦涉及層面廣,恐怕也會引起負面批評。陳水扁說,「因為阿扁當年當總統就是朝小野大,要怎麼來面對跟克服,這本書絕對可以有參考的價值是否特赦阿扁,傳民進黨兵推三套方案。
黨內多半持正面態度,但特赦涉及層面廣,恐怕也會引起負面批評。第一,蔡總統卸任前先宣布,可讓賴清德免去批評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家庭牙科暨牙體復形科主治醫師指出,當身體免疫功能變差、抵抗力較弱時,就容易會有嘴破的情形發生。
而化學性刺激,則多與強酸或強鹼物質相關。造成復發性口腔炎的原因,除了家族遺傳傾向外,其他的誘發因素還包括精神壓力、荷爾蒙失調和食物過敏等。吃飯慢吞吞,原來是嘴破了,藥師提醒:食物選這2類,多休息、避免熬夜。其中,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(即為口腔癌),大部分屬麟狀細胞癌。
不過,如果潰瘍情況持續2週以上,則有可能是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或口腔癌等病變所引起,民眾應立即就醫檢查,千萬不可大意。而造成口腔潰瘍的腸胃疾病中,尤以克隆氏症(Crohns Disease)及潰瘍性結腸炎(Ulcerative Colitis)為大宗。
像是頭頸部癌症,因接受放射線治療時,對口腔黏膜及唾液腺同時會造成傷害,患者也應多加注意。此外,有研究指出,約15%至25%複雜型口腔潰瘍患者會合併有營養素缺乏的問題。●病毒、細菌、黴菌感染關於病毒感染方面,包括像是單純疱疹病毒、水痘帶狀疱疹病毒、克沙奇病毒、EB病毒、巨細胞病毒、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等的感染,都會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。此外,也可能是與體內分泌障礙、消化障礙、緊張勞累、精神壓力、月經失調或維生素缺乏有關。
真是讓她有苦說不出,由於這次發病的時間比起過往來得長,同事勸她多休息,也建議她趕緊就醫治療,以免病情更加惡化。至於常見的細菌型感染,則包括梅毒、淋病、急性壞死潰瘍性牙齦炎、結核病等,這些感染的發生,多與免疫功能低下呈現正相關。●其他其他造成口腔潰瘍的因素還包括皮膚疾病、腸胃疾病、營養問題以及醫療相關副作用等。至於溫度的過冷或過熱,也是導致口腔黏膜發炎的外偒因素。
這些病患除腸道症狀外,患者也會合併口腔潰瘍問題。黃瓊芳表示,臨床上,口腔潰瘍的病因可歸納如下:●外傷性外傷性因素是口腔潰瘍中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,造成口腔潰瘍的外傷包括物理性、化學性、溫度刺激等。
而體內若長期缺少維生素B12、葉酸、鋅、鐵質等,除了罹患血液疾病的風險提高之外,也容易是為口腔潰瘍的高危險群。值得提醒的是,如有接受過放射線治療或一些藥物的副作用,也可能是導致口腔潰瘍發生的原因。
●惡性腫瘤少數惡性腫瘤,如口腔鱗狀細胞癌、非何杰金氏淋巴瘤(Non-Hodgkins Lymphoma)、白血病、卡波西氏肉瘤、唾液腺腫瘤等,會同步出現口腔潰瘍的症狀4、慢性阻塞性肺炎: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成因,與吸菸及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,呼吸道長期受到刺激,產生慢性發炎,導致肺泡破壞腫大及支氣管狹窄,就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炎。3、支氣管炎、肺炎:一般的感冒5~7天症狀治療之後就會好轉,若是越來越嚴重,容易轉變成肺炎。慢性支氣管炎多半是病毒感染,也可能是細菌感染或空氣污染、長期抽菸引起的慢性支氣管炎,支氣管炎嚴重時也會變肺炎。國際癌症研究署(IARC)在2014年刊出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,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.5、PM10屬於一級致癌物,與肺癌的發生風險有關,可以看出肺癌發生風險增加的趨勢。(圖片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【延伸閱讀】.深坑鋰電池工廠大火,雙北部分地區異味瀰漫,建議外出戴口罩避免身體不適.冬季空氣汙染嚴重。
記得把口罩戴上,這2種可吸附、過濾汙染。2、鼻竇炎:台灣的鼻竇炎患者很多,主要原因是帶有過敏性鼻炎基因的人口比例高,再加上民眾對鼻竇炎的認知不夠,可能使用抗生素不足後又持續感染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資料顯示,肺癌已蟬聯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1位多年,幾乎是人人聞之色變,而肺癌的危險因子除了抽菸之外,近年來的研究更證實了,空氣污染也是導致肺部病變、甚至是肺癌的另一大兇手。常見呼吸道疾病人數激增空氣污染除了可能造成致命的肺癌之外,也增加了許多常見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和人數。
細懸浮微粒比二手菸更毒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,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(particulate matter, PM),PM的粒徑有大有小,小於或等於2.5微米(m)的粒子,就稱為PM2.5,通稱細懸浮微粒,單位以微克/立方公尺(g/m3)來表示。1、過敏性鼻炎:根據統計,台灣每5個人就有1人有過敏性鼻炎,潮濕的氣候,助長了蟑螂、塵璊和黴菌等過敏原的的繁殖,加上台灣人的生活和飲食過度西化,甚至因為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,都讓過敏性鼻炎患者發作的頻率增加了。
而空污日益嚴重和抽菸人口增加,也都讓鼻竇炎患者增加及症狀惡化。PM2.5細懸浮微粒的直徑,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/28,非常微細,可以穿透肺部的氣泡,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流竄,會引起明顯的鼻子過敏、喉嚨癢、氣喘、咳嗽、胸痛等症狀,甚至是癌症的發生,這些對人體及生態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發表的數據則顯示,PM2.5濃度每增加10g/m3,總死亡率便會增加6%。尤其是空氣污染中的細懸浮微粒,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PM2.5,常讓台灣的空氣品質狀況一片「紫爆」,甚至到達紅色警戒的地步。
還有一些人本身沒有過敏症狀,家族也無過敏史,但若長期接觸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的污染空氣,也可能會誘發過敏的症狀,除了呼吸道的症狀之外,甚至連眼睛都會發生紅腫發癢的問題4、慢性阻塞性肺炎: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成因,與吸菸及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,呼吸道長期受到刺激,產生慢性發炎,導致肺泡破壞腫大及支氣管狹窄,就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炎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資料顯示,肺癌已蟬聯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1位多年,幾乎是人人聞之色變,而肺癌的危險因子除了抽菸之外,近年來的研究更證實了,空氣污染也是導致肺部病變、甚至是肺癌的另一大兇手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發表的數據則顯示,PM2.5濃度每增加10g/m3,總死亡率便會增加6%。
國際癌症研究署(IARC)在2014年刊出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,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.5、PM10屬於一級致癌物,與肺癌的發生風險有關,可以看出肺癌發生風險增加的趨勢。慢性支氣管炎多半是病毒感染,也可能是細菌感染或空氣污染、長期抽菸引起的慢性支氣管炎,支氣管炎嚴重時也會變肺炎。
(圖片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【延伸閱讀】.深坑鋰電池工廠大火,雙北部分地區異味瀰漫,建議外出戴口罩避免身體不適.冬季空氣汙染嚴重。3、支氣管炎、肺炎:一般的感冒5~7天症狀治療之後就會好轉,若是越來越嚴重,容易轉變成肺炎。PM2.5細懸浮微粒的直徑,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/28,非常微細,可以穿透肺部的氣泡,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流竄,會引起明顯的鼻子過敏、喉嚨癢、氣喘、咳嗽、胸痛等症狀,甚至是癌症的發生,這些對人體及生態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。細懸浮微粒比二手菸更毒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,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(particulate matter, PM),PM的粒徑有大有小,小於或等於2.5微米(m)的粒子,就稱為PM2.5,通稱細懸浮微粒,單位以微克/立方公尺(g/m3)來表示。
而空污日益嚴重和抽菸人口增加,也都讓鼻竇炎患者增加及症狀惡化。記得把口罩戴上,這2種可吸附、過濾汙染。
還有一些人本身沒有過敏症狀,家族也無過敏史,但若長期接觸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的污染空氣,也可能會誘發過敏的症狀,除了呼吸道的症狀之外,甚至連眼睛都會發生紅腫發癢的問題。2、鼻竇炎:台灣的鼻竇炎患者很多,主要原因是帶有過敏性鼻炎基因的人口比例高,再加上民眾對鼻竇炎的認知不夠,可能使用抗生素不足後又持續感染。
常見呼吸道疾病人數激增空氣污染除了可能造成致命的肺癌之外,也增加了許多常見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和人數。1、過敏性鼻炎:根據統計,台灣每5個人就有1人有過敏性鼻炎,潮濕的氣候,助長了蟑螂、塵璊和黴菌等過敏原的的繁殖,加上台灣人的生活和飲食過度西化,甚至因為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,都讓過敏性鼻炎患者發作的頻率增加了。